一、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有哪些
在最新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268所学校上榜!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第二档(A级):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第三档(B+级):重庆邮电大学、南昌大学、福州大学;第四档(B级):西安工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二、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最新)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最新:人工智能101计划高校有哪些(仅15所院校入选)
1 | 清华大学 | 北京 | 人工智能 | A+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人工智能 | A+ |
3 | 南京大学 | 南京 | 人工智能 | A+ |
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 | 人工智能 | A+ |
5 | 浙江大学 | 杭州 | 人工智能 | A+ |
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 | 人工智能 | A+ |
7 | 电子科技大学 | 成都 | 人工智能 | A+ |
8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 | 人工智能 | A+ |
9 | 东南大学 | 南京 | 人工智能 | A+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 人工智能 | A+ |
11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 | 人工智能 | A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 | 人工智能 | A |
13 | 北京大学 | 北京 | 人工智能 | A |
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人工智能 | A |
15 | 中南大学 | 长沙 | 人工智能 | A |
... | ||||
254 | 盐城工学院 | 盐城 | 人工智能 | B |
255 | 长春师范大学 | 长春 | 人工智能 | B |
256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十堰 | 人工智能 | B |
257 | 绵阳师范学院 | 绵阳 | 人工智能 | B |
258 | 陕西理工大学 | 汉中 | 人工智能 | B |
259 | 长春大学 | 长春 | 人工智能 | B |
260 | 广西民族大学 | 南宁 | 人工智能 | B |
261 | 乐山师范学院 | 乐山 | 人工智能 | B |
262 | 内江师范学院 | 内江 | 人工智能 | B |
263 | 皖西学院 | 六安 | 人工智能 | B |
264 | 湖南工程学院 | 湘潭 | 人工智能 | B |
265 | 洛阳师范学院 | 洛阳 | 人工智能 | B |
266 | 沈阳大学 | 沈阳 | 人工智能 | B |
267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景德镇 | 人工智能 | B |
268 | 临沂大学 | 临沂 | 人工智能 | B |
共268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大学简介
NO1、清华大学(排名第一)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1个学院、59个系,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NO2、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NO3、南京大学(排名第三)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35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