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硕士的毕业学位论文写作质量,根据财经学院会计专硕教育中心的安排,开展了“会计专业硕士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系列专题讲座及研讨会,邀请乔鹏程副教授、赵莉副教授和李爱琴教授作为主讲老师分别在12月5日、6日和13日为会计专硕全体研究生开展了三场线上专题讲座。陈爱东院长、会计专硕全体导师、会计专硕全体任课教师等近150名师生参加。
乔鹏程就如何提升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以及对文献综述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行重点强调,并且以云南大学为例介绍了国内高校对学位论文的选题评价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优秀论文选题的创新点,并且以全国代表性优秀会计专硕学位论文《跨国并购对环保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为例,详细解读了该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逻辑框架等。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关疑问,建议无论哪个年级的同学都要大量阅读文献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打基础,多练习、勤思考,学习优秀学位论文的框架。
赵莉对优秀学位论文《目标作业成本法在H公司施工项目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介绍了会计专硕学位大论文的选题、写作和设计方法。强调了如何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小标题怎样凝练、提出的问题与对策相呼应等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赵莉与参会师生一起讨论了会计专业学位论文写作中的相关细节,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前期准备的相关问题,建议同学们认真研读几篇优秀学位论文为自己的论文做准备。
李爱琴在优秀学位论文《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民航业预期影响研究》的解读中,介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方向及选题、如何查阅资料、如何逻辑性书写以及定稿等论文写作中常见问题,并对其中写作亮点以及值得我们借鉴的亮眼之处进行重点讲解。然后对学术论文的重要性以及学位论文的管理流程进行介绍,着重讲解我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提出了高质量论文的七大要素以及高质量论文的质量特征,并且进行了优秀论文与一般学位论文特点的对比总结。最后她与同学们探讨怎样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学位论文的相关问题,希望同学们结合实际,筑牢基础,把握未来方向,完成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学位论文。
通过各位教授对全国代表性优秀学位论文、历年全国优秀学位论文选题特点的解读和分析,对会计专硕学位大论文选题方法及写作设计、会计专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规则、申报材料准备、评选办法等问题的介绍,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写作流程有了深入的认识,为今后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培养了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氛围。
西藏民族大学院校介绍
西藏民族大学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
办学63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者和接班人。学校现有在校生11607人,其中本专科生10336人,研究生1271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51.9%。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43名(其中校本部101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3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61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55名;专任教师766名,其中教授151名,副教授229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16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48名。现有“*”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力攀高峰。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3个;近五年来(2016-2024)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540余项。建有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了一批以《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13对关系)研究》《西藏县级政权转型发展研究》《当代西藏产业经济发展史》等为代表的重大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其中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原环境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藏药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以及高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等重大项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