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过后秋意浓,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的秋色更显迷人。
这里是长江以南最大的孔子后裔聚居地,生活着800多名孔氏后人,与山东曲阜孔氏一脉相承,被誉为“江南孔裔第一村”。置身其间,处处可感传承文脉、融汇古今的生动实践。
这里地处深山之中,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新村民。是什么驱动了他们?
答案是村里的一所学校。
校长张腾万(右一)带领学生在生态田里种植水稻,进行劳动教育。谢潇羽 摄
根植乡土 蒙以养正
清晨5点,福鼎市德成学校在薄雾群山怀中醒来。
井然有序的早起准备后,一群穿着“培根铸魂 启智生慧”文化衫的学童来到操场。他们恭敬立于孔子塑像前,深深鞠躬,随后在老师带领下打起太极拳。
习练结束,由一学童领头,孩子们整齐念起餐前感谢词:“感谢天地滋养万物,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所有付出的人。”用餐时,孩子们都很安静,大一点的学童主动承担分餐、洗碗、拖地等事务,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后,便是一天的琅琅书声。
与不少农村校生源不断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所学校因突出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吸引了不少外地学子。
“向自然学习,保护孩子的天性。”德成学校校长张腾万说,这一理念被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学校立于乡野,教学团队就地取材,引入乡村现有资源打造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古厝,调查老井,在村里的孔庙沉浸式学习,全程参与农耕等。通过和乡土联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成为“乡村主角”。
第二步是“向圣贤学习,滋养孩子的精神”。校园中,圣人言贤人语随处可见。在课程设置上,除常规学科教学外,学校专门设置了《三字经》《弟子规》《孝经》《论语》等国学经典的学习,让孩子们从小诵读,领悟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达到“蒙以养正”的目标。
15年前,张腾万带着“立愿做三十年志愿者,让教育受益一方乡土”的初心,到西昆村开始乡村教育探索。经过10年持续推广家庭教育的积淀,2018年5月,经福鼎市教育局批准,福鼎市德成学校获得办学许可,成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初等教育学校。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和挖掘乡土对于现代教育的价值。”如今,张腾万已是西昆村新村民中“村龄”最长的。15年来,他没领过一分钱工资,两个女儿也随着他的志业在德成学校接受学科教育和传统经典教育。如今,大女儿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正在备考研究生,小女儿在福鼎市民族中学读初中,成绩名列前茅。
“学校的教育理念根植于乡土,通过亲近乡土、保护孩子天性、链接圣贤智慧来滋养他们的生命。”张腾万自信地说,从德成走出的孩子在全国各地立住了,他们目前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课间时分,学生在孔子塑像前做游戏。 吴华育 摄
文化坐标 重塑感恩
张腾万并非西昆村的“孤勇者”,新村民中会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在首届“福建慈善奖”表彰大会上获得“爱心慈善楷模奖”的邓昌朝就是其中之一。
“用教育让干涸的人心湿润起来。”因为这个信念,邓昌朝来到德成学校,并常年驻扎在此。他是福鼎市贯岭镇的退休干部,三十多年公益助学,改变了许多寒门学子的命运,获得“中国好人”、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好的乡村学校,是一个村庄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坐标。十几年来,以张腾万和邓昌朝为核心的新村民,用教育的人文重建,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可能与可为。新村民中自发形成了“说良言、做好事”的良性循环,加上德成学校以经典为根的教育模式,培养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感恩之心。
在西昆村生活一段时日后,来自福州的新村民成海莲萌生了将村中老屋改造成书轩的想法。在她看来,老房子、老物件所散发的魅力无可比拟、不可复制。她将两间老屋翻新、改造,成立了一处名为“成琳”的农家书轩,不仅提供书籍和玩具,还配备了一间电影放映室,现在已经成为孩子们课后的阅读场所、活动乐园。“希望在西昆村长大的孩子不管以后身处何方,都能有关于这个古村、这间老房子的美好记忆。”成海莲说。
因为教育场域和覆盖的拓宽,这所学校辐射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孩子,还有成人。新学期开始后,北京人白晓宇把孩子送到德成学校就读。今年8月,他慕名来到德成学校参加研学。8天时间里,通过集体诵读、品茗分享等经典教育和静坐养神等活动,忙碌的身心安在了这个村庄。
“我在这儿看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实践,也看到了现代乡村教育的可能性。”虽然北京有最好的精英教育模式和资源,但白晓宇更认同德成学校的氛围,“让国学经典和圣贤精神影响并教化孩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家庭为单位落地生根”。
来自厦门的胡蝶从事教育行业已有八年,她认为,在这儿可以看到一种生命之间的交流和传递,“这里的教育者身体力行着关乎生命、关乎人本的教育”。研学期间,学校引导家长和孩子通过书上学、事上练,将经典中孝道教育、优良行为落实在每天的一点一滴中。胡蝶说,原本挑食的孩子现在能吃到碗里一粒米不剩,学习生活变得更有规律,曾经一刻不离手的手机也开始放下了。
来自长乐的家长李宝秀对比孩子来德成学校前后的变化,也感觉到明显的成长,“孩子变得更有共情能力,更懂得体谅大人”。(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